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巴移交被俘印度士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巴移交被俘印度士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巴方为何归还印军俘虏?这是否意味着双方的关系将会在短期内有所缓和?
其实这是巴方的策略!眼下莫迪正在谋划大选,对他而言转移国内矛盾的最好方式就是制造外部矛盾,甚至发动一次小战争!于是就有了对巴方的这次偷袭!
如果巴方不归还俘虏,莫迪正好可以借此大做文章!而也会激起印度百姓的严重抗议!不归还俘虏,不但帮助了莫迪,俘虏在手反而会成为烫手山芋!
巴方主动归还俘虏也有利于为自己在国际上赢得好名声,而印度若再发动偷袭可能就会落下“忘恩负义”的不好名声!
故此释放印俘,对巴方而言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巴基斯坦不设前提条件,直接释放被俘印度飞行员。这是为什么?
巴基斯坦不设前提条件,直接释放被俘印度飞行员,这是巴方主动表示友好从而希望巴印降低冲突。当然这也是给莫迪留面子,不要为了毫无意义的虚荣心扩大事态。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巴方是有意缓和印巴局势,以期得到印方的回应。实际上这次印巴边境冲突事件,还是使人觉得出人意外的,特别是26日凌晨三点印度出动12架幻影2000战机,非法越境进入巴方境内空袭。
将原来的恐怖袭击事件,变成了印巴边境冲突事件,这是印方扩大事态的表现。印度一次出动12架战机入侵巴基斯坦境内,成为印巴双方1971年以来最大的冲突事件。在26日印度战机越境空袭巴基斯坦之后,27日巴方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法炮制了反击印度空袭计划。巴方与印方一样的精心准备,以几架战机突然进入印控地区,迫使印方战机升空拦截,巴战机则立即撤回境内。
数架印度战机骄傲轻敌再次越境进入巴方境内,谁知印战机遭到了巴方战机的伏击。空战中印方两架老式米格21战机,被巴方战机击落,一名印度飞行员被俘。昨天巴印边境冲突事件之后,巴总理伊姆兰.汗及时发表电视讲话,要求与印度对话解决边境冲突分歧,巴基斯坦不愿意扩大边境冲突事态,这应该是符合双方利益的呼吁。
巴总理这样做说明了不想扩大事态的愿望,停止边境冲突符合巴印双方的利益。但是伊姆兰.汗向印方的呼吁还没有得到印方的正式回应,从印方发言人到莫迪总理都没有对巴总理要求的表态。但是印方要求巴基斯坦立即释放被俘飞行员,并且要保证被俘飞行员的人身安全。从现象上来看,对于缓和印巴边境冲突状况,巴方总理首先呼吁印度,现在的球在印度方面。不过,引起这次边境冲突是巴方境内的宗教激进组织“穆罕默德”军,在2月14日利用汽车炸弹针对印度车队进行恐怖袭击,汽车炸弹袭击造成了印度安全部队超过40人的死亡。
这是一起跨越边境的恐怖事件,为此印方愤怒指责袭击是受到巴方当局的默许所造成的。伊姆兰.汗否认了印度的指控,并提出愿意配合印度的反恐调查。印度并不愿意听从巴方的解释说明,而是执意在2月26日凌晨三点派出12架幻影2000战机,精心设计非法越境深入至巴境内几十公里进行空袭以所谓报复。印方行动遭到了巴方的强烈谴责和反报复,也就是27日招至了巴方的打击报复以及飞行员被俘事件。
在这样的情况下巴方善意表示同意明天释放被俘印度飞行员瓦尔塔曼,这是巴方见好就收想尽快结束边境冲突。巴方不希望边境冲突局势恶化,旷日持久没有好处。但是印度这次恃强反遭吃亏丢脸,心理上和面子上有点下不去, 但印度的实力远在巴基斯坦之上。莫迪总理既有面子问题,也有国内激进民族主义者的压力。
巴方释放印度飞行员,有利于缓和边境冲突局势。同时也递给了莫迪一把梯子,可以让莫迪从高高在上的虚荣心中走下来。
软处理印巴冲突,是巴基斯坦最佳的应对方法。
关于此次的印巴冲突,有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时间点比较敏感,在2019年上半年,印度即将开始规模最庞大的大选。二是印度的反应激烈,在2月14号遭遇袭击后仅两天,莫迪为首的印度政府就声言进行报复。三是印度的军事行动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在几十年的印巴边境冲突下,印度的军事行为除了报复之外,又赋予了一种为印度收复国土的意味,极大的刺激了印度人民的心理。
所以,此次印巴冲突极大概率是莫迪为大选做的政治秀。在印巴局势总体局势上平静多年,印度没必要为巴基斯坦已经认定的恐怖主义组织的行为,越过实际控制线进行挑衅。正常的做法是要求巴基斯坦政府进行处理,抓捕恐怖分子进行审判,如果巴基斯坦袒护犯罪,印度再进行下一步行动。
美国遭遇过多次恐怖袭击,其中很多来源于沙特等中东国家,美国的做法也是要求各国政府抓捕和惩治,只有出现袒护或者无力处理的情况下,美国会出动军队进行打击,典型的如阿富汗战争等。这种处理方式,符合目前的国际关系准则。
而印度这种违背国际原则的行为,应对起来是点投鼠忌器的,相当于杨志卖刀遇到牛二,一个只是想卖刀一个想刷无赖,杨志一刀砍了牛二,虽然比较爽快,但是少不了牢狱之灾。杨志如果反应不够强烈,牛二会继续挑衅,直至杨志忍不住杀人为止。
所以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怎么应对,需要把握一个度。不可能忍声吞气,这样只会让巴基斯坦名声扫地,对于巴领导人政治声望也不利。也不能过度反应,这样是上了莫迪的当,印度也趁机树起抗击巴基斯坦的大旗,莫迪可浑水摸鱼赢得最大胜利。
不能忍也不能过度反应,唯一的方法就是打脸,通过有限度的反击,将印度的脸面扫地,莫迪处心积虑的谋划落空,巴基斯坦就赢得冲突的胜利。这相当于牛二找杨志麻烦,却被杨志剥光了衣服扔在在大街上,牛二的脸面没了,杨志也不会受到官府的重罚。
历史上印度多次在边境上挑事,其中尼赫鲁时期的前进战略与此次印巴冲突如出一辙,都采取挑衅手段,不断侵占邻国土地,其目的也同样是为了获得政治声望。而当时印度的北方邻国应对手段也同样是打脸,在军事上取得巨大胜利,印度军队一触即溃,连二战王牌旅都覆灭,新德里人心惶惶之时,印度被俘虏的军人和武器,被无条件遣送回来,不需要任何条件。
如果巴基斯坦谈条件才放人,莫迪就有了炒作空间,可以宣传在谈判中怎样为印度谋取利益,将爱国者形象深入印度民众心里,同样可以为莫迪在印度国内局势中赢得先机。总之,只要谈,莫迪就有千百种手段挽回局势。
另外不谈条件放人,也是宣告了巴基斯坦无意引发印巴冲突,也同时显示2月14日印度遭遇的袭击不是巴基斯坦所为,在自证清白的同时,将印度树立成挑衅者和破坏区域和平的形象,在国际舆论中抢占制高点,打击莫迪和印度的国际形象。
所以巴基斯坦不谈条件放人,并不是软弱无能,实际上是对冲突爆发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理解了莫迪和印度的谋划后恰当的反应。在国际政治领域,应对冲突的反应需要因原因而定,打击到痛处和正确的对手,才能维护国家安全和和平。也不能因为对手出一对三,就王炸。
我是夕惕若,欢迎关注。
巴基斯坦方面不设前提条件的释放被俘印度飞行员,目的是高调地主动展示自己“维护和平的诚意”,从而在外交上抢占先机。也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矛盾冲突向战争化趋势发展。
另外,印度这次空战输的很没有面子。巴基斯坦主动释放被俘印度飞行员也是给对手一个台阶下。毕竟飞行员被俘是本次事件中印度空军失败的符号。巴基斯坦主动释放被俘飞行员,等于是给了印度台阶下,进而消除了未来进行双边谈判的障碍。
印巴空军这次有输有赢。但是仅凭一场低烈度空战是说明不了根本问题的。印度优势在于装备规模和技术水平,劣势在于空军飞行员短缺素质差;巴基斯坦空军得益于美军言传身教,贵在飞行员技战术水平高实战经验丰富,劣势在于新型战机的装备规模有限。
然而,如果战争对抗转入长期化,对国力和军力处于绝对劣势的巴基斯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另外,美国在南亚战略上的新平衡战略中,更重视与印度之间的军事安全合作(包括阿富汗问题),如果印巴真的发生战争,俄罗斯的手肯定要放在印度的背上,毕竟俄巴关系尚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巴移交被俘印度士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巴移交被俘印度士兵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